【作者】駱元元

AU0000275.jpg

【題解】

這篇是從在我們的土地上中節錄出來的。作者透過對植物的描述,表達出對大自然的喜愛;並且鼓勵大家將植物園當成自己的朋友,將植物園當成是家裡的後院,隨時投身於自然環境之中,才能擺脫現代文明的牢籠,增添日常生活的情趣。

【註解】

  1. 關於氣孔的閉合張開:白天的時候,植物利用太陽光,進行光合作用來製造養料,到了夜晚,為減少水分的蒸發和熱力的散失,或避免害蟲打擾,會將葉片、花瓣緊閉合上。植物從根部吸收的多餘水分,要怎麼排出體外呢?原來,植物的葉子生有 許多氣孔,可以和外界相通,體內的水分很容易發散到空氣中,這種情形就叫「蒸散作用」。到了晚上蒸散作用停止的時候,多餘的水分便由生在葉片邊緣或尖端的「水孔」流出來,這就叫做「泌液作用」。
  2. 關於植物的生活和適應環境的方式:植物吸收的水分,一部份輸送到各部位,或貯存在體內,一部份則隨葉片散發到空中。水分衝含有各種礦物質,植物除了將水中的養料用來滋養自己,而葉綠素行光合作用時,一部份的水和二氧化碳發生作用,構成碳水化合物,這仗恃植物生長所需,植物靠這些養料便可不斷成長。在晝夜不同的˙條件下,光照、溫度、濕度、氣壓等都有所同。植物在適應這些自然因素得過程中,也會被迫產生種種反應––防止被陽光灼傷,避免低溫、高溫或風雨等的傷害。
  3. 落葉樹:指樹葉依照季節性脫落的樹木。
  4. 常綠樹:指樹葉依照季節性脫落的樹木,其葉片可能生長兩年或更長的時間,任何季節均可脫落。

【課文分析】

植物園,顧名思義,本是栽植培養各種植物,以供學者專家觀察研究或從事 教育之用的地方。但是由於植物園占地遼闊,又種植有各種花草樹木,環境極為 清幽美麗,所以便成為一般人最佳的遊憩場所。本文即從一般人的立場,描述對 植物園的感受,因而不帶有研究工作者的嚴肅態度,很親切自然地流露出作者的觀察體會所得,使讀者可以毫不勉強地接受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念,效果非常良好。

全文凡分七段:

首段,指出世界上的大城市都有一座植物園,而且交通十分便 利。

第二段極力描寫植物的生態 因應天氣的晴雨,以氣孔的開合,使自己不 斷地發芽開花,生長茁壯。由於這種氣孔開合的活動都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, 所以從表面上看起來,植物好像是木訥、靜止的,其實卻是活潑、忙碌的。這種 情形就如大自然在不變之中卻有無窮的變化一般,因此作者說植物和自然的韻律 起伏互相呼應。

第三段以第二段中所描述植物的生活方式和適應環境的巧妙, 肯定植物是有思想,有計畫的。

第四段提到植物園中最多的是樹,強調樹給予人的最大感覺——覺得大多數的樹都比人的生命長,似乎都與天地同壽。

第五段以我們華人天(自然)人合一的思想作為基 礎,說明人與自然關係的密切,一方面感慨於現代文明所造成人與自然的疏離, 一方面指出人進入自然環境之中所可以獲得的快樂與情趣。而以故鄉和闊別多年 的老朋友作比喻,更給人以一種親切溫馨的感覺。

第六段既然自然可以為我們帶來快樂情趣,理當為我們所追求。但在一般人的觀念中,總誤以為只有在名山大川中才可能獲得自然之趣。 作者則發揮以一市為一家的胸懷,要我們把植物園看成自家的後院,這樣子我們 便能隨時與自然接觸,而怡然自得了。

第七段為結論。從第六段的鋪敘中,我們已經知道隨時隨地都可求得自然之 趣,所以作者只以「植物園近在咫尺,自然之趣,不必遠求。」幾個字作品,顯得格外簡潔有力。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課文
    全站熱搜

    蔡端端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