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  unnamed.jpg【作者】 熊崑珍,筆名艾雯。1923 年生於蘇州,曾任職圖書館及報紙副刊主編,以筆 耕為一生志業。早期小說散文兼顧,近年來則偏重不同風格的散文。第一本散文 集「青春篇」,民國40年出版,被推選為「全國青年最喜歡閱讀之作品及作家」。 艾雯喜好自然,並始終以赤子之心自平凡的事物中去發現、去闡揚生命的可 貴、人性的趨善,激勵向上的意志。著作有小說:「霧之谷」、「一家春」、「池 蓮」、「夫婦們」、「與君同在」,散文「青春篇」、「不沉的小舟」、「倚風 樓書簡」、「明天」、「去迎接陽光」、「綴網集」等二十餘種。 

  這一篇文章是從青春篇中選錄出來的。作者藉描述路的有形、無形的功能,告訴我們除了要感激築路工人的辛勞以外,更勉勵我們依照自己的性情,選擇適當的道路,穩健而持續的朝向最大的目標勇往邁進。

  道路的闢築,千百年來,促成了人類的進化,社會的文明。同時,道路是國家的重要命脈,無論政治、經濟、社會、軍事、文化等等與它有不可分開的關係; 隨著時間的推移,道路一天比一天增多,一天比一天壯闊、嶄新。所以本篇作者 說:「路,像無數縱橫錯綜的血管,聯繫各個不同的體系,促成了社會風物習俗 的新陳代謝。」 在原始社會裡,野草蔓延,荒蕪一片,並無道路可言。但為甚麼在荒林裡、 田野間,有無數的小路蜿蜒著呢?為甚麼通都大邑有著無數的通衢大道呢?都是因為千百年來,無數的人,流下了不少血和汗而築成的。我們能不向築路的人, 寄予由衷的感謝嗎? 語言、文字是溝通人類的思想、文化以及聯絡感情的工具;道路也有這種溝 通的作用,因為有了道路,全世界的人互相接觸,遠較以前頻密,減少了隔膜, 溝通了思想,促進了中西文化的交流,使不同的種族聯絡起感情,甚至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友誼。所以作者說「路是無聲的語言,無形的文字」,又說道路「也串起了愛和友情。」 另一方面,一些野心的政治家利用了道路,作為侵略的工具。例如秦始皇築寬敞的馳道,可供戰車作戰之用;又如元朝大築馳道驛站,直通歐亞,目的原是要征服世界的。因此作者說道路「串起了罪惡和戰爭」 不過,道路可分為有形和無形的兩種。

  以上三段所述,均為有形的道路。從有形的道路談到無形的道路人生大道。人生大道可分為兩種:一種是平穩的,另一種是冒險的。如果你走的是一條平穩的道路,那表示你循著前人的道路行進;那條路如果是羊腸小徑,曲折蜿蜒,你只是沿路而行,從沒有想到怎樣去闢築這條小路,使成為康莊大道。同樣地, 在你人生的過程中,前人所遺下的思想和方法,你也只得一成不變的因襲,並沒 有創新的意圖。所以作者說「平穩的道路通向平穩的終程。」 如果你走的是一條冒險的道路,那你便要不畏艱辛,拿你的血汗,來開闢一條新的道路。前人所走的道路是蜿蜒小徑,你便要將這條曲折的小路開闢成康莊的大道。不過,要走這條路便得拿出冒險的精神來,因為你隨時會遇著困難,受著挫折。不過,如果你有莫大的毅力,能夠克服它,「崎嶇的道路卻往往通向璀璨的前途。」現在世界上物質不斷的進步,人類得到更方便和更好的享受,就是 因為人類有冒險的精神的緣故。 在這兩條道路之中,作者是贊成走冒險那一條的。從他前面所說的「新陳代謝」、「那些無名英雄們,默默地流著血汗,闢築了千萬條道路,而千萬條道路把人們引向無窮的前程。」、「舊的路衰老了,毀壞了;新的又從後一代手裏築 建起來。」等語句,便可證明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蔡端端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