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第一課 中山狼

【作者】原文作者馬中錫,號東田明朝文學家,為官廉能耿直,曾以公主侵奪民田,查勘後歸還原主而名聞天下。著有《東田漫稿》六卷、《東田集》十五卷,〈中山狼傳〉的原文收於《東田集》卷五。

【題解】本文通過一隻惡狼被好心人救護後反而要吃他的故事,說明對壞人不能講仁慈的道理。文中並借老樹、老牛之口指責人類,不僅有助故事的情節,也喻示人的忘恩負義,使人有所省思。

【相關成語】

1.忘恩負義:受人恩惠而不知報答,反而做出對不起恩人的事情。

  例:如此忘恩負義的人,遲早會受到上天的懲罰。

2.過河拆橋:比喻不念舊情或忘恩負義。

  例:當初我幫了他那麼多忙,沒想到他一有成就過河拆橋,翻臉不認人。

【相反詞】

1.感恩圖報:感激他人的恩德而設法報答。

  例:父母為我付出了很多,我要感恩圖報,將來努力工作,回報他們的養育之恩。

【閱讀理解】

1.中山狼是一隻怎樣的狼?

  (在本故事中,中山狼是一隻忘恩負義的狼,牠兇殘而愚蠢,竟想吃掉救牠的恩人,但最後被打死袋中。)

2.為了狼該不該吃掉過路人,他們先後問了誰?

  (為了狼該不該吃掉過路人,他們先後問了老樹、老牛和老人。)

3.狼最後的結局是什麼?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?

  (狼最後的結局是被過路人打死袋中。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一個忘恩負義,甚至是自私自利的人,終究不會有什麼好下場。例如,人為了自身的利益,而對動物的濫殺或對生態、環境的大量破壞,最後受到最大危害的,仍是人類本身。)

【第一課平時測驗項目】

一、根據作者和題解,填入正確的答案

二、填入詞語注音和注釋

三、寫出成語的注音、意思、造句

四、根據課文內容,請完整回答問題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朱晉慧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